最关键的是残存的军,困守在吕公堡粮弹两缺。本就不是很强的战斗力,也已经下滑到了谷底。能够存活到眼下,是因为始终没有增加兵力投入的杜开山,投入的兵力始终不是很充足。 虽说这个六十六旅团与军正规野战师团相比,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差了许多。但是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旅团的编制,杜开山拿说是两个团,其实加起来只有一个半团兵力,虽说有坦克的配合。去解决这个六十六旅团,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实力不足。 倒不是杜开山大意,而是这个六十六旅团让他实在提不起兴趣来。与其一手,杜开山就发现该旅团无论是攻击意志,还是战斗素养都与以往历次手的军不同。不仅装备很差,而且兵员的素质很有问题。 该旅团所属兵员之中,真正的青壮年数量并不多。普遍都集中在三十多岁,甚至四十岁左右。而部分兵员的年龄,则明显还未成年。老的老、小的小,很是不成正比,十六七岁的少年兵占了很大一部分。 该旅团原本不多的骨干和锐,在突破子牙河防线,以及向河间侧翼进攻的时候。在那几个小时的苦战之中,基本上已经损耗余烬。剩下的老弱病残,战斗力与军锐相比,几乎是天差地别。 面对这样的军,实在让见惯了关东军锐的杜开山,怎么也提不起兴许来。原本按照他的计划,他还是要在增调一个团的。但一手之后他立马就兴趣缺缺了,只是以现有的兵力层层扒皮。 不过这个六十六旅团的残部,虽说还在苟延残。但四天的战下来,残存的兵力已经被分割为两半。其真正本就不多的锐气,早就已经消耗干净。这个时候让新部队拿着练手,也算是一个相对好的时机。锻炼部队这不是问题,但尽可能还是要你挑选软柿子捏的。 至于这几个新编成的旅,杨震还是了解的。这几个旅的老底子,其实都是去年在收复察哈尔之后,晋察冀军区组建冀察军区各个军分区的时候,组建的独立团以及直属一个旅。说是新编部队,倒也不算是新兵。只不过自组建以后,一直因为作为地方部队,没有拉上战场而已。 这几个旅都是清一的三八式步,每个班一九六式或是歪把子轻机,营有六九二式重机。团有造九十毫米迫击炮,旅炮兵有四门四一式山炮和八门德制ig十八型七十五毫米步兵炮。虽说以械为主,但是整体来说装备还算不错。 随着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,以及四三年苏德战场的几场大战下来。抗联用自己制造的冲锋与粮食,从苏联人手中换过来的德制轻武器数量越来越多。眼下除了山东之外,其余的各大区主力部队,都已经是清一的德械轻装备,已经无械装备。 尤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晋察冀军区,主力部队一个步兵班两支mp四零冲锋,一mg三四或是四二型机,步兵清一的九八k步,每个步兵连两支火箭筒。营有六零炮,团有无后坐力炮和八二迫击炮,旅炮兵营有山炮和步兵炮。 原有的械和杂械轻武器,已经基本上全部移给地方部队或是作为库存。这几个旅使用的械,就是利用主力部队换装下来的装备组建的。整个抗联的械弹药,现在已经全部停产。抗联将所有的库存械轻武器弹药,已经全部转给了关内各个部队。 不仅关内部队,大量装备了从苏联搞来的二手德制装备。甚至抗联部队除了老部队之外,新组建的部队配备的冲锋,也从原来以自己制造的为主,转为德制mp四零冲锋。原来准备装备自己制造的冲锋,都被苏联人给要走了。 苏德战场上的苏军战损巨大,轻武器损失的数量更是惊人。一个斯大林格勒会战,苏军损失了二百四十余万人。这还不算同期苏德战场,其他方向的损失。整个斯大林格勒会战用来填坑的苏军,甚至一个师只有一半的人配备了轻武器。 苏式轻武器制造虽说简单,但是再简单的武器,毕竟还是要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生产的。在主要的力还是要放在重武器上的情况之下,这轻武器的生产与制造,就多少就有些忙不过来。 眼下的苏联人轻武器的产量,远不如杨震所知道的那段历史上那么巨大。过大的人力消耗,对军工产业也产生了相当致命的影响。在还要保证重武器生产工人数量的情况之下,面对轻武器的巨大消耗,苏联人很是头疼。 尽管苏联人想方设法的增加产量,但各种武器装备从步到手,从冲锋到机没有一样不缺。战损过大的苏联人,实在有些忙不过来。即便斯大林格勒会战之中,苏德战场的形势,对于苏联人来说也有一定的缓解。但轻武器永远是战场上,损耗最大的装备。 虽说缴获了德军大批的轻武器以及弹药,但是口径毕竟不同,这无疑会造成后勤上的相当麻烦。在轻武器的产量,有些跟不上部队扩编以及损耗的情况之下,苏联人便将目光转向了有部分武器口径与自己通用的抗联身上。 所以在斯大林格勒会战还在进行着的时候,面对着轻武器巨大损耗留下的缺口。苏联人就一下子就提出,要求抗联为其制造二十万支冲锋。并表示今后换德国战利品,可以减少粮食的配额,增加轻武器的比例。 面对着苏联人提出的这个要求,杨震当时就表示了拒绝。开什么玩笑,在抗联还要足自身与关内部队需要,以及自身的产量也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之下,哪有那么大的产能,去一下子给苏联人提供这么多的冲锋? 杨震表示可以将抗联手中库存的,主要是缴获蒙古人的那些苏式轻武器,全部转给苏联人。并可以考虑酌情增加一部分冲锋的供应量,但是二十万支的这个数量,抗联实在拿不出来。 尽管眼下抗联的冲锋,只是配置给后勤、警卫、文工团等非一线作战部队,以及作战部队之中的炮兵、通讯、医护等非一线作战人员。在抗联虽说已经不再是一线步兵的主装备,但在关内部队需求量很大的情况之下,这个数量也是实在无法足。 在还没有想到这是自己私下搞出来的小动作,引发的连锁反应的杨震看来,苏联人这个要求纯粹就是敲诈。他们虽说自身轻武器损耗量过大,但是自己的产能如果充分发挥,还是完全可以足需要的。这个时候向自身军工能力并不足的抗联,提出这个要求纯属借口外加敲诈自己。 第1926章 德械化 最关键的是抗联在眼下轻武器的生产,已经主要集中在部队主要装备的自动步、班用机,以及通用机之上。而且为了减少轻武器的口径种类,除了为关内部队制造一部分冲锋之外,抗联自身冲锋需求已经降低很多。 这种武器的制造与生产数量,其实已经在不断的减少。而且随着部队在不断的扩编,制式武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。抗联眼下的军工产能很大一部分,都要足自身主要制式武器的需要,剩余的产能相当的有限。 至于冲锋的产量,在关内部队换来的德制冲锋,已经开始陆续大量进入部队的情况之下,已经是一再。足苏联人的需要,不仅要对生产线重新进行调配,而且还要减少抗联自身轻武器的产量。 同时在还要对苏联人转过来的战利品,进行维修的情况之下,也实在没有那么多的产能去足苏联人过大的胃口。二十万支冲锋,对于美苏来说,也许可能就是一个季度,甚至只是一个月的产量。 但是对于抗联来说,却是要三到六个月的产能才能足。这还是要将其他所有的轻武器生产,全部停下来的情况之下才能足。这还没有将原本就相当紧张的军工原料,改变使用方向所造成的损失。 在自身军工生产重点方向已经转移,原有的储备,已经大部分给关内部队换装的情况之下。苏联人提出的这个数字,让杨震的确相当的为难。不仅实在拿不出来这么大的数量,而且杨震也认为没有义务去为苏联人做这些。 当然如果紧一紧的话,倒也不是完全拿不出来。如果将抗联目前所有装备的冲锋全部收回来,再加上补充给关内部队的冲锋,也全部收回来的话。以及自身始终保持着两万支左右的库存,在制造一半的数量也就差不多了。 但问题不是那么的简单,调回来的这些轻武器留下的缺口,是需要同类武器去填补的。而且下发部队的那些武器即便调回来,也是需要重新翻新和维修的。这也是一样要占据东北眼下,已经使用到极致的产能,这还没有算上对军工原料的消耗。 再加上杨震认为东北没有义务,为苏联人去做这些。而且杨震也不想让东北局与抗联,成为苏联人想要什么,就拿什么的兵工厂。原来给关内部队换装的德制装备,都是抗联用粮食换回来的。眼下抗联没有这个义务,去为苏联人生产轻武器。 可发现训练一个冲锋手的难度,远远低于一个步手。同时在苏德战场眼下的情况之下,冲锋是一款价比相当高的武器的苏联人。却坚持要求抗联提供自己要求的二十万支冲锋,并在战争期间每年都提供部分类似武器。 抗联制造的使用弹匣的冲锋,虽说在单位弹药携行数量上,不如他们装备弹鼓的冲锋。但是结构甚至更加简单,能也更加的可靠。最关键的是使用的弹药,与苏军冲锋使用的弹药通用。这对苏联人眼下损耗过大,补充不足的情况之下,对苏联人惑力是相当大。 在杨震拒绝了这个要求之后,苏联人也毫不客气,表示如果杨震不答应,将停止向抗联转他们所需的德制武器,并直接扣押了原计划转的一批德制轻武器以及火炮。同时不断的向延安施,要求延安着杨震同意。 这件事情搞的相当大,不次于那次相互扣押援助物资和装备的事件。而且闹的之大,甚至惊动了美国人。最后在专程赶过来的副主席、代参谋长,以及美英两国驻苏军事代表团长的协调之下。 在经过一番争吵之下,杨震最终有条件的答应了苏联人提出的这个数字,并且同意将抗联库存的苏制轻武器之中,主要是当年缴获外蒙军队武器装备之中,挑选可用的翻新后转给苏联方面。 作为补偿,苏联方面则同意削减一部分粮食的供应量,以缓解抗联承受的经济上力。但是在煤炭的供应数量,苏联人却拒绝做任何的削减。不过苏联人也同意,在现有的基础上,加大对抗联棉花的供应量。 而对于苏联人,这种时不时搞出来一些动作的做法,也相当头疼的美国方面,则答应安排加拿大的兵工厂,在四三年下半年之前,为抗联再生产三万支朗宁m一九三五手,以及提供一部分九毫米冲锋弹。 同时提供一批美英在北非战场上的战利品,主要是机和冲锋,以及相对应的弹药。外加两万条卡宾,以及六百万发卡宾弹。抗联为苏联人生产的所有武器,所需的军工原料和设备都由美国人提供。 而且这批武器和物资,不计算在抗联的援助份额上,都算在苏联人的头上。也就是说这次易是苏联人提供原料,由东北为其生产和制造,他们所急需的轻武器。虽说东北方面占用了部分已经很紧张的产能,但是毕竟也换回来了一部分的机器设备。 不过虽说美国那位驻苏军事代表团长,对杨震不要他用美制汤姆生冲锋,补充将自己冲锋提供给苏联人后留下缺口的建议。却要二手德制冲锋的建议,多少有些大惑不解。但美国人的慷慨,最终还是缓解了当时尴尬的情况。 在这个协议之下抗联将原有的库存,全部转给了苏联方面。中央也电令换装的各大军区,将抗联提供的自行制造的冲锋,又全部收缴了上来运回东北翻新,上之后留下的空缺等待苏联人转的德制冲锋重新补充。 抗联自己除了前十个师装备的冲锋,以及留下作为应急储备的总共四千支之外,其余的已经在美国人答应的卡宾和手到位之后,在四三年上半年连同库存,全部移给了苏联人。这次移给山东军区的两千支自己制造的冲锋,可以说已经是抗联最后的库存了。 除了留下部分自用之外,将所有库存的七点六二毫米手弹,全部转给苏联方面。除了十个师还保留一部分自行制造的冲锋之外,抗联部队从十一师开始到新组建的部队,原来装备的炮兵等非一线作战人员,则普遍更换了德制冲锋。 到了此次会战之前,除了山东军区还有一部分抗联制造的冲锋之外。整个关内部队装备的冲锋,已经全部都是清一的德制冲锋。而且整个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,主力部队已经全部的德式化,原有械与汉造一类的老也已经彻底淘汰。 用军委的那位代参谋长的话来说,重庆方面从中原大战之后,到七七事变之前苦心经营,搞了近十年的所谓德械师。结果除了钢盔和水壶之外,武器装备最多只能在口径上,称之为德械。 眼下装备最差的十八集团军,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,反倒是借光成了真正的德械师。除了钢盔是美制英式,以及身上的军装之外。轻武器除了部分国造马克沁重机之外,基本上都已经清一的德械化,就连重武器也配备了一部分德国造。 不过相对于抗联自己制造的速更快,但是度略差一些,更注重以火力密度取胜的冲锋来说。对于这些击度相当高,甚至可以称之为高度冲锋,虽说速略低但更受关内部队。 毕竟抗联自己制造的速近七百发的冲锋,在关内部队很多指挥员看来,与那些德造机一样,实在有些太过于浪费子弹。对于长期只能依靠缴获、收集,才能获得补给。已经养成节俭习惯的关内部队指挥员来说。 这一开子弹像雨水一样泼出去的武器,让相当一部分的指挥员很是心疼。两支冲锋叉火力,的确可以覆盖一条街道。可这两支冲锋几十分钟之内,可以打光一个连的弹药储备。 抗联的冲锋那都好,结构也简单。就是有一点,这高速也意味着太浪费子弹了。关内部队不是没有装备过冲锋,无论是当年各个派系大大小小兵工厂,仿造的德式mp十八冲锋,还是晋造的汤姆逊冲锋都使用过。 不过即便是能最好的原装进口德制mp十八冲锋,最大速也只有四百发。使用量最大的地方各个派系,自行仿制的参差不齐的产品速则更低。像抗联制造的这种速高达近七百发的冲锋,实在是没有用过。 德制冲锋的速,虽说只有五百发,但击度极高。可以在有效程之内,既可以足相对确的击,也能保证必要的火力密度,更适合讲究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关内部队使用。 所以这个换杨震虽说不意,但是在美援卡宾到位,以及苏联转过来的二手货到位之后,也算是一个皆大喜结局。苏联人虽说受制于缴获的数量,未能做到一对一的换,但是数量也足够足关内部队需要了。 不过苏联人转过来的,纯属顶账的德制七十五毫米步兵炮,却是因为口径特殊。能也并未比制四一式山炮强哪去的同时,作为步兵炮的重量又有些大,所以抗联并未装备使用。 但这种速奇快,又比制九二步兵炮和八二迫击炮威力大很多、程也远,既可以平又可以曲的步兵炮,关内部队却很喜。在四一式山炮数量不足,九二式步兵炮作为旅属火炮威力又有些不足的情况之下。 这种步兵炮对付军岗楼一类的工事,还是相当出的。在曲的时候,弹道能也很出。同样可以快速分解的能,以及分解后部件的重量,也让关内部队相当的意。程虽说近一些,但也很符合关内部队的作战特点。 最关键的是,关内部队不少的炮兵教官,都是出身于原重庆方面部队。这款火炮曾经是重庆的中央军重要装备,悉的装备让部队上手的速度很快。所以这种德制步兵炮,被来东北开会的副总指挥,全部都给要了过去。 第1927章 缺乏经验的新部 虽说这种德制lg18式步兵炮,重量与九二步兵炮相比略微重一些,程只是关内部队最喜的四一式山炮一半。但是据关内部队所处的战场环境,却比一般的山炮还要管用。尤其是速奇快,对于喜打伏击战的关内部队来说,还是作用相当的大。 所以这款步兵炮,在关内部队装备的数量很大。甚至依托太原兵工厂的设备和工人,组建的延安兵工厂,以及迁移到张家口的十八集团军总部兵工厂与晋察冀兵工厂,已经停产了所有的山野炮弹。 装备的山野炮弹转为全部由东北提供,所有的产能都专门为这种火炮,以及九二步兵炮,八二迫击炮制造炮弹。抗联接收的此类步兵炮,也基本上都转给了关内部队,自身没有装备。 因为这款步兵炮是德军标准团级火炮,每个团装备六门,师直属侦察营两门。装备的数量很大,苏军缴获的数量也相当的庞大,抗联接收的数量也很大。晋察冀军区新编的几个旅,都配备了这种火炮作为标准旅直属支援火炮。 一般的九二步兵炮,在主力部队基本上已经开始撤编,或是下放到团一级作为支援火炮。九二步兵炮对付野战工事,威力倒是足够了。但是对于各个据地内,军大大小小的岗楼和碉堡,威力还是有些太小了。 尤其在去年战役结束之后,军开始突击加固其在各个据地内守备工事群的情况之下。甚至出现过几发炮弹,也难以摧毁一个军的碉堡。华北各个据地,又是以山区为主。在很多的地形之下,山野炮又显得有些笨重。 即便是四一式山炮,也在很多情况之下显得有些笨重。所以这款德制步兵炮,即便比九二步兵炮略重,反倒是因为重量要远轻于制山炮,而受到很大的。在把装甲护盾拆卸掉,重量更是轻了许多。 战场环境的不同,也就注定了这种在抗联之中,并不受的德制步兵炮。在主要是山地作战,以及攻坚作战的时候,主要对付的是遍布整个山西、河北山区的碉堡与岗楼等半永备工事群。在伏击战的时候,更讲究速的华北战场上,受的程度远远的高于东北。 而这几个新编旅在整个晋察冀军区战略计划之中,是作为察哈尔守备力量组建的。在此次会战之前,也被作为晋察冀军区此次会战的战略总预备队之一。很受晋察冀军区重视,除了轻装备暂时配备的械之外,还是按照老部队的编制配备了炮兵。 所以这几个旅的装备,虽说轻武器还是以老部队淘汰下来的械为主。但是火炮的数量和能,还是相当不错的。德制步兵炮的五公斤高爆榴弹,对付军的工事群,也是相当的给力。调这几个旅南下接替吕公堡战场参战,还是比较合适的。 不过杨震也没有完全的放手,而是选择了让杜开山,在吕公堡一线留下一个加强营。尽管军六十六旅团几乎已经无战斗力,但吕公堡一线毕竟处在自己的后方。新部队经验不足,万一让这股军找隙钻出来,那可就大闹天了。 接到杨震暂时停止对吕公堡一线军最后解决的命令,反倒是将杜开山给糊涂了。这上一道命令还催促自己加快行动,这一下道命令又命令自己暂停攻击。暂时对吕公堡一线围而不打,并准备将吕公堡战场给兄弟部队。 这一号究竟是怎么想的?还有,这又是那来的兄弟部队?周边几个兄弟部队配备给抗联的部队,不是都已经在一线了吗?一号,这又是从哪里找来的部队。只是尽管杜开山头雾水,但杨震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。 当利用铁路从北平周边快速南下的兄弟部队赶到之后,杜开山看着从军装到战士,几乎是一水新的兄弟部队,无语的摇了摇头。的确吕公堡一线剩下的军,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。可那毕竟是军,让这一水新的部队练手,是不是有些那个了? 只是杨震的命令,他也不敢违抗。有些不放心吕公堡一线,距离杨震的前指所在地,任丘不过十八公里过近的他,在与带队南下的冀察军区司令员,以及先头的一个旅移了阵地,并详细介绍了战况之后。 专门留下了一直负责一线指挥的一个主力团长,带着一个加强营外加一个坦克连作为机动部队,就部署在任丘东北方向的长丰。而自己则按照命令,快速的带着自己的司令部南下进抵沧州与沙河桥之间的杜生,准备接军在东线可能会形成的重点反扑。 冀察军区所部在接手吕公堡战场之后,考虑到吕公堡战场,距离眼下整个冀中前线的总指挥部任丘县城不足二十公里。又考虑到当面的军,虽说只剩下不到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,但战斗力毕竟在哪里摆着。 而现在作为整个冀中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的任丘县城,整个警卫部队只有两个步兵连外加一个装甲车排。很难做到对整个任丘县城周边,形成严密的部署。便调了一个团进入任丘县城,加强整个任丘县城的防御。 尽管杨震并不同意他的这个做法,但是在老总的坚持之下,还是最终选择了同意。马上就要返回北平的老总,认为任丘县城的警卫部队兵力过少,任丘县城又距离战场过进,而对杨震的安全不放心,才坚持调一个团进驻任丘周边。 老总的本意是好的,而那位冀察军区司令员执行命令也没有打折扣。调的这个团也是他手中这三个旅之中,战斗力最好的团之一。在这个团进驻任丘县城周边之后,负责协同杨震指挥,主持前指工作的副参谋长柴世荣,便将抗联的警卫部队,收缩到了县城内,只担任核心警卫工作。 可有些事情出现意外的时候,往往就是在不经意之间。抗联的警卫部队收缩进了内线,将外围警卫工作给了这个团。但这支部队并未从事过警卫工作,仅有的警卫工作经验,恐怕就是在驻地放放哨。而且虽然完成了全训,可却无实战经验。 该团的团长和政委,一个是从地方武装上调整过来的,在晋察冀军区原来地方武装担任过支队长,反扫经验丰富。但是这种大规模作战,经验基本全无。一个虽是老部队出身,但从来都没有担任过军事干部。 这二位自身的实战经验,也并不丰富。最关键的是,这二位对抗联部队并不悉。包括组建这个团的各级干部,都未与抗联部队直接打过道。可以说对抗联这支兄弟部队,自上而下都很陌生。 最关键的是谁都没有想到,包括杨震都没有想到。就在柴世荣安排晋察冀部队与原有警卫部队调防的时候。就在任丘县城的东北方向,距离不到二十华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面,却隐藏着一支任丘周边的所有部队,谁也不清楚的小部队。 这支大约三百余人的部队,全身上下都是清一的抗联制式军装。手中的武器,也都全部是正儿八经的抗联制式四零式步,四零式班用轻机,头上佩戴的也是抗联眼下大规模装备的德制m三五钢盔。 只是有些不和谐的是,这支队伍里面携带的制武器,居然是两军制式九二式重机。而且所有的军官身上,佩戴的除抗联制式的仿托卡列夫手之外,还配备了眼下整个世界范围的军队之中,只有军还佩戴的军刀。 从这支小部队身上的军装,以及配备的武器装备和钢盔来说。冷不丁的咋眼一看几乎可以说,百分之百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支抗联的加强连建制的部队。但从其配备的抗联并未装备的九二式重机,以及军官佩戴的军刀上看来,又让但凡有一些经验的人,又可以一眼看出来这支部队绝对不是抗联的部队。 没有,就潜伏在这个距离任丘县城,不过二十华里的小村庄内的这支部队,是军伪装的。而且这支军并不是一般的军,而是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在去年会战之后,相互组建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。 在东北战场屡次吃抗联特种侦察部队大亏的关东军,在吃了一百个豆之后,总算觉到腥味。利用多支军部队与抗联特种部队手,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,也组建了一支特种作战部队。 对于这支部队,军大本营很是重视。组织各方面的军,都前往关东军方面学习。四二年会战之中,也吃大亏的本华北方面军,在冈村宁次亲自主抓之下。以在四一年大扫之中,对华北各大据地扫时,发挥了巨大作用,给十八集团军总部,带来很大损失的益子身队为基干,组建了一个步兵大队级的部队。 冈村宁次对这支拥有一个大队建制的,也是华北方面军第一支真正的特种作战部队,可谓是相当的重视。在组建的时候,特地挑选了一批英。以原益子身队长,在前年对华北大扫时,表现异常突出的第二二三联队中队长益子重雄中尉,晋升为少佐并担任大队长。 与益子身队作战,表现虽说不如益子身队那么抢眼,但得当时的太行军区司令部数次转移的,第二二四联队中队长大川桃吉中尉,为大尉高级作战参谋。同时以从去年晋北会战的战利品为基础,再加上从关东军调拨了一批与抗联多年作战,缴获的战利品,给这支部队全部更换为抗联制式装备。 亲自出面与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,从关东军调了一批,曾经在东北战场与抗联特种兵过手的军官来给他们训练。并利用这支所谓的益子身队,在四一年大扫之中取得的经验。加上关东军的经验,在训练的方案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。 组建这支特种部队的时候,除了作为基干使用的原益子与大川身队成建制调之外。还增补了据这支部队的特点,从华北各个师团搜索联队调的清一的,在华北作战两年以上的老兵。部分特务系统人员,以及悉华北各大据地的一些叛徒。dGLhtoyotA.Com |